煤矿井下动态沙盘模型、采煤机、刮板机、液压支架、仿真动态模型、

煤矿井下动态沙盘模型、采煤机、刮板机、液压支架等仿真动态金属模型的制作工艺需融合机械设计、材料工程、智能控制与安全认证等多学科技术,以下是基于行业实践与最新技术的工艺解析:

一、动态沙盘模型制作工艺

1. 地形地貌构建

  • 比例与材质:采用 1:5 至 1:100 比例缩小真实矿井,地形主体使用高密度泡沫雕刻(厚度 50-100mm),表面喷涂水性环保漆模拟煤层、岩层纹理,颜色误差≤2%。关键巷道采用 3D 打印技术(如龙煤鸡矿案例),材质为铝合金或不锈钢,最小壁厚 2.5mm,打印误差≤5‰。

  • 动态演示:通过微型步进电机(转速 5-15rpm)驱动升降机构模拟煤层开采下沉,位移精度 ±0.5mm;LED 灯带(间距 5cm)动态显示瓦斯浓度、通风路径等参数,响应时间≤1s。

2. 设备模型集成

  • 采煤系统:1:10 比例采煤机模型配备微型截割电机(功率 180W),滚筒转速 50-100r/min,截割深度模拟 0.6-1.0m,通过 PLC 控制实现斜切进刀、卧底等动作。

  • 运输系统:刮板输送机模型链速 0.8-1.5m/s,采用齿轮传动(模数 3-5),弯曲段曲率半径≤2m,煤流模拟通过透明亚克力管内的蓝色 LED 灯带实现。

3. 智能交互功能

  • 数据联动:集成压力传感器(精度 ±0.5% FS)、倾角传感器(精度 ±0.1°),实时采集支架压力、巷道变形等数据,通过工业以太网(100Mbps)传输至地面监控平台。

  • 故障模拟:可触发瓦斯超限(浓度≥1.0% 时声光报警)、顶板冒落(模拟液压支架压力骤降)等 20 余种故障场景,响应时间≤200ms。

二、采煤机仿真动态模型制作

1. 机械结构设计

  • 截割部:采用 45 号钢调质处理(硬度 HRC28-32),截齿布置密度 6-8 个 /m,截割头直径误差≤±1mm。滚筒采用模块化设计,可快速更换不同截齿类型(如镐形齿、刀形齿)。

  • 行走部:履带板采用激光切割(厚度 8-12mm),节距 126mm,驱动轮齿数 18,行走速度模拟 0-12m/min,爬坡能力 ±30°,通过磁粉离合器实现差速转向。

2. 动力与控制

  • 电液系统:截割电机功率 600kW(模拟真实设备),采用变频调速(0-50Hz),电流波动≤5%;液压泵站压力 31.5MPa,流量 160L/min,油温控制在 30-60℃。

  • 智能控制:集成惯性导航系统(精度 ±0.1°),实现记忆截割路径复现,截割高度误差≤±50mm;5G 通信模块(时延≤20ms)支持远程操控与数据回传。

3. 安全认证

  • 防爆设计:电气部件符合 GB 3836.1-2021 标准,取得 Ex d I Mb 防爆认证,隔爆外壳承受 1.5 倍爆炸压力(≥0.8MPa),接合面间隙≤0.15mm。

  • 阻燃性能:非金属材料氧指数≥32%,符合 MT/T 1097-2008 标准,表面电阻≤1×10^9Ω。

三、刮板机与液压支架联动模型制作

1. 刮板机模型

  • 结构参数:中部槽采用 16Mn 钢板(厚度 20-25mm),激光切割精度 ±0.5mm,哑铃销孔同轴度≤0.05mm。刮板链速 1.3-1.6m/s,刮板间距 1.2m,通过张力传感器(精度 ±1% FS)自动调节链条张紧力。

  • 智能联动:与采煤机位置信息实时同步,通过 PLC 控制实现煤流量自适应调速(调节范围 ±20%),过载时自动停机(响应时间≤0.5s)。

2. 液压支架模型

  • 机械设计:顶梁采用 Q690 高强度钢(屈服强度≥690MPa),伸缩行程 2.5-5.5m,支护强度 0.8-1.2MPa。四连杆机构采用锻造工艺(模锻误差≤0.3mm),抗扭刚度≥500kN・m/°。

  • 电液控制:配备电磁换向阀(响应时间≤10ms)、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(精度 ±0.1mm),实现跟机自动移架(滞后采煤机 3-5 架),移架速度 0.1-0.3m/s。

  • 姿态控制:集成倾角传感器(精度 ±0.1°)与压力传感器,通过 PID 算法自动调整支架姿态,歪斜度≤±1.5°,接顶力波动≤10%。

四、仿真动态金属模型制作工艺

1. 材料选择与加工

  • 主体材质:关键部件(如截割臂、油缸)采用 45 号钢或 Q345B,调质处理后硬度 HRC28-32;销轴类零件使用 20CrMnTi 渗碳淬火(硬度 HRC58-62),表面粗糙度 Ra≤1.6μm。

  • 加工工艺:激光切割预留 3-5mm 余量,数控铣削精度 ±0.05mm,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(焊缝高度≥3mm),超声波探伤合格率 100%。

2. 表面处理

  • 防腐处理:整体喷涂环氧富锌底漆(厚度≥80μm)+ 聚氨酯面漆(厚度≥60μm),盐雾试验耐腐蚀时间≥1000 小时。运动部件表面镀铬(厚度 0.02-0.05mm),降低摩擦系数至 0.1 以下。

  • 标识工艺:关键参数(如设备编号、额定压力)采用激光打标(深度 0.1-0.3mm),字符清晰可辨,耐磨损测试(摩擦 500 次无褪色)。

3. 装配与调试

  • 动态测试:空载运行≥2 小时,噪音≤75dB(A),温升≤20℃;负载测试模拟截割阻力 15kN,连续运行 8 小时无故障,液压系统泄漏量≤10mL/h。

  • 精度校准:运动关节间隙≤0.5mm,位置重复精度≤0.2mm;传感器线性度误差≤±1%,零点漂移≤±0.5% FS。

五、质量控制与认证

1. 检测标准

  • 几何精度:三坐标测量仪检测关键尺寸,形位公差符合 GB/T 1184-1996,平面度≤0.05mm/1000mm。

  • 性能测试:液压系统压力试验(1.5 倍额定压力保压 5 分钟无泄漏)、电机温升测试(负载运行 2 小时后温度≤75℃)。

2. 认证流程

  • 煤安认证(MA):提交材料清单(设计图纸、材质报告、测试记录)至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,通过防爆性能测试(如点燃试验、外壳耐压试验)与工厂审查后获证。

  • CE 认证(如需出口):符合 ATEX 指令(2014/34/EU),通过 LVD 低电压指令(2014/35/EU)与 EMC 电磁兼容指令(2014/30/EU)测试。

六、典型应用场景

1. 教学培训

  • 沉浸式体验:学生通过 VR 头显(如 HTC Vive Focus 3)与物理模型联动,进行综采工作面设备操作培训,误操作触发虚拟瓦斯爆炸场景,提升安全意识。

  • 故障诊断:通过 PLC 编程模拟刮板链断裂、液压支架立柱漏液等故障,学员需在规定时间内排查并修复,评分系统误差≤5%。

2. 工程验证

  • 设计优化:在动态模型上测试新型截齿布置方案,通过力传感器(精度 ±0.5% FS)采集截割力数据,优化后截割功率降低 12%。

  • 协同控制:验证采煤机 - 刮板机 - 液压支架三机联动算法,通过 5G 网络实现设备间数据同步,移架滞后时间从 1.2 秒缩短至 0.3 秒。


展厅设计效果图,企业文化展厅
Copyright © 2023 北京华夏艺匠模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 ICP备:京ICP备17071736号-4
展开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010-60310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