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装箱码头教学模型、集装箱港口码头实训教学平台



一、教学模型核心定位

本模型面向物流管理、交通运输等专业本科生及职业院校学生,以 “理论建模 - 实操训练 - 思政融入” 为核心,实现三大目标:

  1. 掌握集装箱码头核心系统(泊位、堆场、装卸工艺等)的结构与运作逻辑

  2. 提升设备操作、调度优化、业务流程处理等实操能力

  3. 渗透交通强国、大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,强化职业素养

二、两大核心模型类型设计

(一)虚拟仿真实训系统(数字孪生型)

  1. 核心技术支撑

  • 建模技术:采用面向对象 Petri 网(OOPN)构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模型,拆解为 5 大子系统(泊位、装船、卸船、堆场、计算机管理)

  • 运动仿真:基于自行车模型实现集卡、岸桥等设备运动模拟,支持方向盘、踏板等外接设备操作,通过 Box Collider 碰撞检测提升沉浸感

  • 开发工具:3D Max(几何建模 + 纹理优化)+ Unity(场景渲染 + 交互开发),导入.FBX 格式模型构建虚拟港口场景

  1. 核心功能模块

模块

教学内容

操作形式

基础认知

码头布局、设备识别(岸桥、RTG/RMG 等)

场景漫游、设备 3D 拆解

工艺仿真

轮胎式 / 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装卸流程

卸船 - 集卡运输 - 堆场堆存全流程模拟

调度决策

泊位分配、集卡路径规划、堆场优化

参数调整 + 方案对比分析

应急处理

设备故障、货物损坏等场景应对

虚拟事故处置 + 流程修正

  1. 思政融入设计

  • 植入洋山港四期、上海港等自动化码头案例,对比中外港口效率数据

  • 模拟疫情期间港口保供场景,强化社会责任意识

(二)物理沙盘模型(实体可视化型)

  1. 规格与结构

  • 尺寸:2500mm×4000mm,总高 1.3m,采用分层布局设计

  • 核心区域:

  • 码头前沿:3 台岸壁式装卸桥(A/B 型框架各 1-2 台)+2 艘集装箱船模型

  • 堆场区:四层三排集装箱(含可开启展示箱)+ RTG/RMG 起重机、跨运车等设备模型

  • 配套设施:集装箱货运站(半敞顶结构)、疏港公路(含 8-12 辆运输车辆)、环形铁路(动态货运机车)

  • 控制中心:集成调度控制台,可手动操控设备运动演示

  1. 教学适配要点

  • 标注关键设备名称及功能,匹配《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》课程 “主要机械” 章节教学

  • 预留流程标注区,可粘贴进出口业务流程图、单证流转路径,适配教学大纲核心知识点

三、教学实施体系

(一)梯度化教学模块

教学阶段

教学内容

模型应用方式

基础认知

码头布局、设备分类、业务流程框架

沙盘模型观摩 + 虚拟场景漫游

技能训练

装卸工艺操作、调度方案制定

虚拟系统实操 + 沙盘流程模拟

综合实训

多任务协同(船舶靠泊 - 装卸 - 疏运)

虚拟 + 沙盘联动演练

考核评估

操作规范性、方案优化效果

虚拟系统自动评分 + 沙盘实操答辩

(二)课程思政融合路径

  1. 知识关联:讲解装卸设备时,引入振华重工全球市场份额数据,弘扬大国工匠精神

  2. 案例教学:对比上海港与国际港口吞吐量,强化交通强国建设认知

  3. 实践感悟:在调度优化实训中,设置 “绿色港口” 目标参数(如能耗控制),渗透新发展理念

四、技术支撑与应用场景

  1. 硬件配置

  • 虚拟系统:高性能计算机(支持 Unity 渲染)+ 外接操作设备(方向盘、踏板、档杆)

  • 沙盘模型:220V/50Hz 电源、动态驱动电机、LED 照明系统(模拟昼夜作业)

  1. 适用场景

  • 高校课堂:《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》《码头业务管理》等课程理论教学

  • 技能培训:港口企业员工岗前培训、设备操作技能提升

  • 竞赛考核:物流技能大赛实操环节、职业资格认证评估


展厅设计效果图,企业文化展厅
Copyright © 2023 北京华夏艺匠模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 ICP备:京ICP备17071736号-4
展开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010-60310012